利来w66-w66利来
利来w66-w66利来 > 学者介绍 > 骨干人才 > 副研究员 > 2009年之前 > 梁劲泰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利来w66

老子哲学中的官德思想

 

梁劲泰

 

 

关键词:老子 道 官德

 

摘要:老子总结了古代官场上的大量成败、存亡、祸福的经验,以此说明要守住根本的道理,以低调和虚心的方式去处理事务,是进行社会治理的基本方法。老子针对时弊,从“博大而无私、功成而无为、利物而无争、本真而无华、节制而无欲”五个方面提出了对为政者的道德要求。理解老子的官德思想,对于当前社会生活中的行政体制的管理,提升干部的道德素质和境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3292)在《汉书》中指出,道家源出于史官,老子总结了古代官场上的大量成败、存亡、祸福的经验,以此说明要守住根本的道理,以低调和虚心的方式去处理事务,是进行社会治理的基本方法。道德经中的“德”,也是为官者所应具备之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变化都是相反相成的,看似相反的东西,但它恰恰就是变化发展的动力;注意事物柔弱的一面,这就是“道”的根本方法。“德”与“得”是相通的,失而后得,这就是德,大道之德,就是大道之得。

老子深刻认识到作为“君人南面之术”的官德在社会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并且针对时弊,从“博大而无私、功成而无为、利物而无争、本真而无华、节制而无欲”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对为政者的道德要求。此后,老子的思想精髓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吸收中华文化的精华,对于改进当前社会的干部领导作风,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任务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博大而无私

老子以天道自然来说明官德,要求为政者要以天道自然的基本法则要求自己。他指出,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的本质就是自然。老子认为,作为大道的规律是那样的广博,可以说是无处不有。万物依据它的规律而生长,而大道却不排斥万物;(道)完成了功业,也不求名、不占有,(它)养护了万物而不去做它们的主宰者,大道永远没有自己的私欲。

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相对的,所谓无私并不是真的完全不考虑自己,但是处处都考虑自己,未必能够保全和利于自己;反其道而行之,倒是有可能保全并且得利于自己。他指出,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原因在于它们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己,所以才能够长久存在。为政者的圣人(要以此为道),把自己放在最后,这样反而能够占先;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够保全。正是因为他不自私,所以反而成就了他自身。老子是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残酷现实为例的,当时各国诸侯之间为利益而彼此拼命争夺,最后真正得利并且能够全身而退的,又有几个人呢?

所以作为圣明的为政者,他所做的事就是顺应自然而不提倡人为(勉强),教育也是顺应人心而不是追求形式。(正如天道一样)万物生长而不给予限制,养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依赖它们,成就了业绩而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不会失去什么。有道的为政者是不自私的,不去占有,能够把自己的一切用来帮助别人,最后自己反而更加充实。

老子说,最好的为政者,百姓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其次的为政者,百姓亲近他、称赞他;更次的为政者,百姓害怕他;最次的为政者,百姓轻视他,这是因为他的威信不足,所以不被百姓信任。(最好的为政者)清静无为,很少发号施令,然而天下的治理井然有序,而百姓却都认为“我们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孔子也肯定了这一思想,他曾经对自己的学生说,上天说了什么呢?但是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上天说了什么呢?

老子揭示出了官德的最高境界,那些能够用语言表述的、用行为标准衡量的评判是无法表述这个最高境界的。但是英明的人会去积极地实施这个大道,践行这个大道之后,其结果却可能是无声无息的。如同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这样的大道,才能够使万物的发展善始善终。

老子“无为”官德思想的核心就是“不去作为,本身就是最大的作为”。他认为,道永远是无为的,但同时也成就了所有的事情。为政者的王侯如果能够遵循这个原则,那么一切事物就会自我化育和发展。老子提出能不能做到“无为”,是辨别官德境界的一个重要标志。“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事物的发展各有本性和规律,按照各自的本性规律变化发展,而不要过多的人为干预。

作为官德而言,老子的无为思想不等于“无所作为”或者“不去作为”,“无为”的官德至少包含了以下三层内容:

其一、不要向下属越权管理。尽量让下属承担职责、发挥作用,切不可越俎代庖。韩非子曾经讲过一个例子,在救火的时候,如果负责人亲自拿着水罐直奔火场,这只有一个人的作用;如果他下令并且进行指挥,这样就可以发挥出上万人的作用。因此圣明的为政者不亲自去管理小老百姓,不亲自处理小事情。

其二、顺应下属的发展规律,发挥下属的聪明才干,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庄子说,明智的为政者治理天下,功盖天下而不归功于自己,他的影响施及万物而民众却没有感到压力,他的功德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而使万物各得其所;而自己立于高深莫测的地位,游于虚无缥缈的境界。这就是说,官德的重要表现是要虚己待物、谦恭待人,这并非是故作姿态,因为一个人本事再大也是有限的,只有充分调动下属一批人的积极性,释放他们的潜能,以此激发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有可能完成大事、成就大功。庄子说,君主必须以无为的方式来管理天下,臣下也必须以有为的方式来管理具体事务,只有这样的上下之间相互配合,才是根本不变的道理。

孔子也肯定了这一观点,他说为政者的官德表现如同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处在不变的位置上,被其它的星辰围绕着。汉代的董仲舒发挥了这个思想,并且用“君舒(缓慢)臣疾(迅速)”的观点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君主应当无为,臣下是有为的,如同太阳不动而月亮运动一样。所以,无为的管理不是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指领导处于人力资源整合的高端,充分发挥下属人才的作用;如同日处中心,看似不动,其实是起到统御之动;无为者无不为也,让下属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使他们“英雄有用武之地”,并且让下属充满成就感。这种官德,也体现在当代“领导就是服务”的精神之中。

其三、不追求完美主义,做事留有充分余地。老子说,在调解了各种利害冲突、得失的矛盾之后,必定还会留下许多问题,会产生余怨,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进行处理呢?老子认为最好的做法是不要勉强,不要急于解决这些问题,如同掌握债券而不紧逼人家还清,这是有德,其实也是为官之德;如果一定要斤斤计较去逼着人家马上将债务彻底还清,这是无德。老子总结说,从自然规律发展的长远角度看,这样做是有利的。

老子也看到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要做到无为是很不容易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来自人心的轻率与浮躁,这样,克服轻率与浮躁便是实现无为官德的重要条件。他说,厚重可以制约轻率,静定可以束缚浮躁。所以君子虽然终日忙忙碌碌,牵挂与负担也很繁重,(但是如果能够主动约束自己的心)那么即便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也能安然处之。所以大国的君主,为什么还要以轻率浮躁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群众)基础;急躁就会丧失(政权)根本。

老子为官德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谦下”,另一个是“不争”。关于“谦下”,老子说,我有三个法宝,其中第三个就是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老子将“谦下”“不争”作为重要的处世原则和为官之道。

在老子的思想中,“谦下”是具有多重含义的:首先,要多考虑下层民众的利益。例如他说,贵要以贱为根本,高要以下为基础。其次,要从下层的角度出发。老子认为,为政者要统治民众,必须要用下层民众的语言来表达;要引导民众,必须要将民众的利益放在前面。最后,要时刻注意处于低姿态,以使自己处于安全的境地。老子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情况往往是,自我表现反而名声不大;自以为是反而声誉不高;自我夸耀反而没有功劳;自高自大反而不能超人。

第二个概念是“不争”。老子认为,“不争”是与天道一致的。天道的法则是有利万物而不是去损害它们;而圣明为政者的原则是只帮助别人而从不与人争夺。自然的规律是,不争夺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就像一张广大无边的网,虽然宽疏却不会遗漏。

因此,为政者也应当以此作为法则。老子认为,不争,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他说,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与他相争。老子所说的不争,并非是真的不争,而是最大范围内减少自己的投入,最大限度借用外力的大争。老子说,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被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不与人争的品德,是借用了别人的力量,符合自然规律及远古已有的法则。

老子形象地用水进行了概括,认为水具有“谦下”与“不争”的两种品格。他认为海之所以博大,容纳百川,就在于其地处低下,这是“谦下”品格的表现。还指出,有道德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能使万物得到恩惠而从不与万物争利,因此,水的品格是近于道的。水的本性在于柔弱,但看似柔弱,却可以克服最刚强的东西。这与无为而无不为,不争是大争的道理一样。

老子认为,只有遵循自然之理,才是真正的为官之道。他主张去除那些形式主义的机巧,以返璞归真来恢复管理的实效。他认为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他说,天下的禁忌越多,而老百姓就越陷于贫穷;民众的锐利武器越多,国家就越陷于混乱;人们的机巧越多,邪风怪事就越闹得厉害;法令越是森严,盗贼就越是不断地增加。

所谓仁义其实也是智巧心机的表现,是违反自然之道的。老子认为,对于忠孝的强调,表明已经存在着普遍不忠不孝的行为;按照道的原意,真实的忠孝是一个无需强调的自然过程。老子指出,正是因为人们背离了“道”,才开始用仁义去纠正错误;有了聪明智巧,才会出现严重的欺诈行为;家族中出现了不和,才会去强调孝慈;因为国家已经动乱了,才强调忠臣的重要性。所以,“礼”正是“忠信”已经崩溃的标志,是祸乱开始的表现。

因此,要反对将仁义演变为形式主义的机巧和矫情。他尖锐地指出,失去了自然的“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人们已经不讲忠信的结果,是祸乱的开端。那些充满机巧的“先见之明”,不过是失去了“道”本真的虚华,是真正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立身要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

抛弃聪明智巧,民众可以得到百倍的利益;抛弃仁义,民众可以恢复孝慈的自然天性;抛弃那些以机巧生产的物品,相应的盗贼也就消失了。圣智、仁义、机巧这三者全是虚华的东西,用它来治理社会是不行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提高,回归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机巧杂念。回归自然,守朴去智是老子对为官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在官德的意义上就是反对为政者简单地以权谋、智诈作为社会管理手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荀子对于这个观点也有一个很好的解释,他说,当政者隐瞒实情后,那么下层就会猜疑、迷惑了;当政者隐晦难测后,那么下层就渐渐学会了欺诈;当政者偏私不公后,那么下层就互相勾结、结党营私了。下层的奸诈其实是由于上层的智巧造成的。

老子认为虚伪的仁义是违反自然本真的,残酷的暴政也同样是违反自然本真的。他指出,用尽机巧手段去对付民众,而最严酷的手段无非一死,当民众连死亡都不畏惧的时候,用死亡来威胁还能成为有效手段么?假如民众真畏惧死亡的话,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抓来都杀掉就行了,这样还会有为非作歹的人么?生死是自然之事,如果违背自然而去人为地杀人,就如同替代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那替代高明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老子的思想与管理学中控制与反控制理论亦有同理之处。这个理论指出,你如果要用控制的方法管理下属,那么就必然存在反控制和失控的可能,控制得越周密、越严厉,那么失控的可能也就越大。所以,在控制别人的同时其实自己也被控制了。唐甄(16301704)曾经指出,你如果要领导和控制十个人,其实你也就被这十个人所制约;如果领导和控制一百个人,也就被这一百个人所制约,同理,你如果要领导天下,就必然受到天下人的制约。

老子以哲学的思辨揭示了当时的社会冲突与矛盾,指出这些矛盾来源于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社会分化。他认为当时的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已经很严重了,一方面是金玉满堂,富贵到了骄横的地步,权贵们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搜刮和占有富余的财货。“金玉满堂”、“富贵而骄”, 另一方面是朝政极度腐败,弄得农田荒芜,仓库十分空虚,部分民众处于极度的贫困状态,两极分化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这种贫富的差距来源于对资源的欲望,愈是稀缺的资源,愈是会引起人们更加激烈的占有欲望。在老子看来,天下有了美妙的好东西,就必定引起人们的欲望,进而引起人们对资源的争夺,而对资源的贪求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从此社会就陷入混乱,也就开始了“恶”与“不善”。在老子看来,追逐利益不仅在于会导致穷奢极侈,还在于追求利益过程中会用尽人的心机、竭尽思虑。最后导致大家相互勾心斗角,彼此之间算计,会将整个社会引入歧途,不能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方面发展,极端时可以导致社会的分裂和毁灭。所以,无论对自然还是对社会方面的“工于心机”、“竭尽思虑”,都是违反自然过程的。

因此,解决社会动荡的方法是消除人们对资源的贪婪追求。老子说,圣人治理的原则是,减少百姓的思虑,填饱百姓的肚腹,削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不尊崇贤能的人,使百姓不争功名;不看重珍贵物品,使百姓没有必要去偷窃;不显耀引起欲望的事物,使民心不被迷乱。圣明的为政者追求人们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珍贵物品。珍贵物品,会使人的行为不轨。老子在短短的五千言中,却三次提到了珍贵物品(“难得之货”),这不是偶然的,他看到了有限的资源永远不能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这就是无休止争夺的原因。

在老子看来,世人名利得失的欲望心太重,得宠或者受辱都会感到惊慌失措。所以为政者要虚怀若谷,做到宠辱不惊,要淡化得失观念,保持平常人的心态。按照自然规律(天道),事情做圆满了,就应当含藏收敛。对于为官者而言,如果盲目服从于欲望驱使,同时又不能够冷静地对待和节制,必然会导致自我的崩溃和毁灭。老子说,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无厌的欲望。

老子除了以道德来规劝外,还从健康的角度建议人们要爱惜自然身体,重视自然生命,不要过分追求身外的金钱、财富、名利、地位,这样才可以获得长寿和久安。他说,名声与生命相比,哪个更可亲?生命和财富相比,哪个更值得重视?获取和丧失相比,哪个更有害?过分追求名利必定要付出更大代价;过于敛财必定会遭到更惨重的损失。

在老子看来,社会上的一切纷争,都起源于人的“不知足”,如果人“不知足”,就会自招祸患。对于为官者而言,有些人抵不住官场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腐蚀,私欲和贪心渐渐滋生和膨胀,最后由于“不知足”而走向堕落的深渊。老子的理论体现了贵生(重视自然生命)的思想,即认为人的生命最为可贵,切不可因外在的权财、名利而丧失了本性,最后连自然的“我”都没有了,追求利益还有什么意义呢?老子说,所以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就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所以,老子并没有去“禁止”或者是“限制”人们去做什么,而是相反,老子是要求人们回归自然,回归本真,做到在欲望面前的平和自然心,做到善待自己的生命。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点,既体现了道,也体现了官德。

无欲可以达到生命的更高境界。老子指出,尽力使心灵达到虚寂寡欲,坚守生活的清静无为。万物一同蓬勃生长,清静寡欲的我,就可以从中体会到宇宙发展变化、循环往复的道理。他还说,懂得了保持平和无欲,就懂得了规律,懂得了规律就会明智,(这样做)会有益于生命,称为吉祥,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就可以强壮。为了实现自然之道,老子要求每个官员从“我”做起,因为他们具有领导影响力,作为天子更是具有领导天下的影响力,鉴于中国社会中具有上行下效的历史传统,领导者对于民众的行为具有价值导向作用。因此老子说,我无为,民众就自我化育;我好静无事,民众就自然正直而富足;我无欲,而民众就自然淳朴。今天反思老子的思想,是不能够简单地用“保守”两个字概括的,老子的理论在官德方面具有抑制人们贪欲的重要因素,同时也符合当代社会低碳生活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汉书·艺文志》)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老子·三十四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八十一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豫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由其贵言。成功事遂,百姓谓我自然。”(《老子·十七章》)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老子·四十一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老子·三十七章》)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老子·三十八章》)

“救火者,令吏挈壶瓮而走火,则一人之用也,操鞭棰指麾而趣使人,则制万夫。是以圣人不亲细民,明主不躬小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方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庄子·应帝王》)

“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庄子·天道》)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君舒臣疾,卑者宜劳,……而日行迟,月行疾何?君舒臣劳也。……三纲之义,日为君,月为臣也。”(《白虎通义》卷八)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七十九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如何万乘之主,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老子·二十六章》)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六十七章》)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三十九章》)

“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老子·六十六章》)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二十四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二十二章》)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仁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六十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六十六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八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三章》)“天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老子·七十八章》)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德。”(《老子·六十五章》)

“天下多忌讳,而人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老子·五十七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十八章》)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老子·三十八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

“复归于朴”。(《老子·二十八章》)

“上周密则下疑玄矣,上幽险则下渐诈矣,上偏曲则下比周矣。”(《荀子•正论》)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执得而杀之,熟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老子·七十四章》)

“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之上者,必天下之下。”(《潜书·抑尊》)

《老子·九章》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老子·五十三章》)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老子·五十三章》)“民之饥”。(《老子·七十五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二章》)

“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三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老子·六十四章》)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十二章》)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老子·十三章》)

“得官不欣,失位不恨”。(王充:《论衡·自纪》)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老子·九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四十六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老子·十六章》)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老子·五十五章》)

“我无为,人自化;我好静,人自正;我无事,人自富;我无欲,人自朴。”(《老子·五十七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