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来w66-w66利来
利来w66-w66利来 > 学者介绍 > 骨干人才 > 副研究员 > 2009年之前 > 梁劲泰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利来w66










































 

“官德”是指官员所遵循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包括官员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习惯以及道德行为。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官德内容,虽然从本意上出自维护传统统治的角度。但是从官员管理,维护社会发展功能的角度,净化习俗风气,提升人们道德境界上说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其中具有人文精神及和谐思想的内容,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也是传统思想中值得发扬光大的一面。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一个人为官的机会并不多,但为官者也必定是凡人。既然是凡人,也必然具有七情六欲,在权力与欲望追求的叠加中,很少有人能够不为各种利益而动心。这样,在中国长期的历史传统中,对官员要求的“吏治”之道,便成为治理国家的重要内容,清代学者唐甄(16301704)指出治理天下的困难不在于对百姓的治理,而是对于官员的治理。因此,官德建设便成为“吏治”中的重要内容。

“官”,在《说文解字》中被注为:“吏事君也”,而“吏”则被注为:“治人者也”。古代人认为官吏上要辅佐君王,下要治理百姓,是国家管理中起到上通下达、以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群体。关于“德”,古人认为它是与“得”同义的,领悟了为官做人的真谛,便是所得,进一步转化到为官者的内在性格,就成为了德。这样,官德就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对内要修身养性,表现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对外要施德于人,表现为具体处理问题时的方法和态度。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君臣的概念是广义的,“君”不仅是指皇帝或者国王,也指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上层,“臣”相应指“君”的下属。以中层官员为例,他们相对于朝廷和上级官员时是臣甚至只是民,但是面对下层官员和民众时,他不仅代表着“君”,同时也要具备“君”的特点,因此在相对下层的地方或部门时他是“父母(官)”,即是一方或部门之“君”(俗称为“土皇上”)。因此,君臣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对概念,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这种反思的规定是十分奇特的。例如,这个人所以是国王,只因为其他人作为臣民同他发生关系。反过来,他们所以认为自己是臣民,是因为他是国王。”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任何一级的官员都是同时具有“君臣”二重身份的,他既是臣,同时也在合法范围内代表和行使象征高层“君”的权力。因此,官德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包括了君德和臣德两个方面。官德不仅是对臣的要求,即臣德;也包括了对君的要求,即君德。

中国传统社会对官员的道德要求,也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中各家各派的思想。在先秦诸子中,儒家提出要出以公心去选拔德能具备的人才,体现为以民为本思想的禅让官德;墨家倡导要不辞劳苦地为天下人做事,体现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官德精神;法家要求官员执法时不能回避权贵,办理公务时不能从私心出发,无一不在体现官德的思想;即使是貌似超然的道家,也未能回避现实社会中的官德问题,老子指出仁义道德的出现是反映了自然大道的衰落,他提出了自然无为和不争的官德主张,其目的是反对形式主义的道德,而追求的是具有实质性的真正道德,汉代独尊儒家,倡导以孝为本,在社会管理以孝行来考察和选拔官员。及至宋、明时期,官德思想在理学中亦居于重要的地位,二程指出要治理天下,必须先从端正官德做起;朱熹认为君要有宽容的官德,臣也要有敬畏的官德。 上述思想学派中的官德内容,都受到了历朝历代为政者的支持和弘扬。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关官德思想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主要体现在儒、道两家学说之中,佛家的思想对于官德也有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在不同哲学流派思想的指导下,其所相应产生的不同官德思想内容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一、以民为本的官德,来源于民本论的思想;二、法本位的官德,来源于法家的吏治思想;三、以等级为本的官德,表现为君臣父子等级秩序对官德的要求;四、以忠孝为本的官德,体现为“移孝为忠”官德内容;五、以自然为本的官德,体现了道家的无为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和周易的思想内容;六、以修身为本的官德,强调了为政者的素质和学养基础及操守、气节的官德内容。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左传·桓公二年》)

“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潜书·柅政》)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礼记·乐记》)

“德者得也,得之于心,谓之德。”([]董楷:《周易传义附录》卷十)

“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从心、从直,人之生也。直本无所回曲,此心即是天理。”(黄宗炎:《周易寻门余论》卷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72页注。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礼记·礼运》)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

“法不阿贵”。(《韩非子·有度》)

“居官无私”。(《韩非子·饰邪》)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十八章》)

“不上(尚)贤,使民不争”。(《老子·三章》)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三十八章》)

“故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二程文集》卷一)

“为君须仁,为臣须敬”。(《朱子语类》卷十八)


提要:以民为本的思想,在中国思想传统中由来已久,不同时期的民本论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体系的具体要求。如孔子的民本思想表现为反对当时的“礼崩乐坏”,要求恢复社会秩序,这样就要求社会管理者(官员)首先要自我节制,限制自己在资源上的侵占挥霍和地位上的扩张。孟子及以后历史上思想家对于民本的理解,大多从施仁政的政治管理角度出发来要求官员。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在民本思想上有了较大的突破,第一次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古代民本论的官德思想,为我们现实社会“以人为本”的官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提要:在战国末期,国家的统一日益成为突出的主题,这时出现了法家一派,他们主张以武力和强权统一国家。实际上“法家”并不是一个严谨的概念,可以将那些强调以权力和法治来管理控制国家的人物与学派为法家,但是他们并没有独立的思想体系。例如先秦的荀、韩被称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但荀子的思想来自儒家,而韩非子的思想则源于道家。不可否认,法家与儒家的社会理想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如他们都想改变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秩序;不同之处在于法家排斥以仁义道德空谈去建立社会秩序,更强调权力和法治对社会行为控制的重要性,这样也就有了法治管理所要求的官德。



提要:中国传统社会长期以来是等级社会,但是在等级问题上的认识普遍存在着误区,往往片面地强调了等级的负面性。事实上。社会中的等级不能等同于社会中的阶级,等级是社会分工的一个重要概念,等级管理也是一种有效的社会管理手段,具体表现为对资源的控制和分配、社会行为的有序性,在这个意义上等级也是不能等同于专制的。因此,能否遵循社会等级秩序,是古代官德要求中的重要内容,理解古代社会在等级管理秩序中的丰富思想内容以及对官德的影响,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提要:“忠孝”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道德,是世界其他文化中所不具备的。忠孝是传统美德的灵魂,在汉代时,甚至一度将“忠孝”作为评判官德的根本标准,但是也由此产生了形式主义的弊端。应当从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的发展角度来全面理解“忠孝”,不能单纯地将“忠孝”理解为对专制统治的人身依附,“忠孝”本义中所体现出对社会的责任、对原则恪守的内容是不能够轻易否定的。在当前面临社会道德滑坡的严峻现实面前,重新认识“忠孝”的价值,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提要: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这一特点也深深印刻在官德之中。从道家老子“无为而治”的智慧、玄学的反思、阴阳五行及周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都可以看到这一思想的光彩。以自然为本的官德倡导真实人性的恢复,反对僵化的形式主义,强调了自然规律发展的普遍性。在目前人们不断追求物质享受,陷入形式主义的陷阱,迷失于真实自我的状况中,重温古代先贤以自然为本的思想,也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提要: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德”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修己,二是待人。道德的出发点是修己,落脚点是待人。历史上凡是具有良好品德的官员,无不是以修身作为根本的,修身对于良好品位、人格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在道德冲突行为中以操守和气节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中国传统经典中,有关修身的内容极为丰富,它对于在目前现实社会中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以及抵制社会中出现的三俗(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