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来w66-w66利来
利来w66-w66利来 > 本院刊物 > 北京社会科学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利来w66

【马克思主义研究】

全球性医学民粹主义的兴起、影响与应对…………………………………………聂长久(4) 

[摘要]医学民粹主义的概念集中概括了民粹主义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防控的负面影响,其核心特征体现为反对医学科学的权威性和反对卫生健康机制的政治风格。医学民粹主义的本质是右翼新民粹主义,其兴起的直接原因在于新自由主义所造成的全球性医疗卫生不平等。对中国而言,医学民粹主义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疫情溯源政治化、污名化,以及反对国际卫生组织权威、阻碍全球抗击疫情的合作。中国应对全球性医学民粹主义的治本之策在于,提出全球性卫生健康机制的替代性方案,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和实践。中国卫生外交的应对策略在于,提升国际卫生健康话语权,以“一带一路”合作建构地域性卫生健康机制,建立健全后疫情时代的卫生外交机制。

[关键词]医学民粹主义;新自由主义;右翼新民粹主义;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论唯物史观对启蒙历史哲学的双重超越

——以“绝对”与“相对”为坐标…………………………………………………吴  (12) 

[摘要]启蒙史学用人的立场取代神的立场,为历史研究确立了崭新的出发点,但是它把人的理性推崇至“绝对”的地位,结果导致绝对主义对历史性原则的消解。尽管德国历史主义在反思启蒙的基础上用个体性对抗普遍理性,但最终只是为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马克思恩格斯拒斥启蒙历史哲学对人的抽象理解,主张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来研究历史。对于历史而言,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绝对意义上的基础性地位,但这种基础性只能在具体的相对的历史进程中得以彰显。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史观在普遍原理与历史条件之间保持了必要的张力和平衡,克服了“绝对”与“相对”的两极对立,实现了对启蒙理性主义和德国历史主义的双重超越。

[关键词]绝对主义;相对主义;历史性;实践;唯物史观

 

【首都发展研究】

北京中轴线概念的提出及意义………………………………………………………张  (21) 

[摘要]北京自金中都起就有中轴线之实,但一直没有中轴线之名,今日申遗之“北京中轴线”则肇始于700多年前的元大都。北京中轴线概念的提出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梁思成为代表的学者们发现中轴线之实,并“取实予名”不断发展的结果,具有重要意义。这使得北京城这条居中而处的南北向轴线摆脱了有实无名、隐而不显的状态,成为可辨识的文化事象。它明确了北京中轴线作为城市空间之轴的性质,使其继续发挥统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作用;它使北京中轴线成为一个文化实体和文化整体,深化了人们对中华文明历久弥新、多元一体的理解和认识,并深刻影响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工作。

[关键词]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梁思成

 

文化基因视域下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蔡晓璐(33) 

[摘要]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核心内容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天人合一”的原型意象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思维模式;以“中”达“和”的“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以中华文化基因为理论基础,对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进行根本性剖析,力图深化北京中轴线申遗的理论依据与价值内涵。一方面,对“中”的字源及“尚中”思想溯源,以阐明历代都城营建中轴线的发展脉络蕴涵着崇尚“中和”的价值基因;另一方面,探究“礼贯天人”礼法制度的逻辑演进,进而阐明北京中轴线上的礼制建筑是“天人合一”思维基因的物化载体。北京中轴线的当代价值体现为其承载的人文精神,以及通过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双重逻辑构成整体的国家认同。

[关键词]文化基因;天人合一;中和;北京中轴线;国家认同

 

【京津冀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践】

北京市机构养老供给现状及环京布局………………………………………………赵  (46) 

[摘要]当前,北京市养老机构大多集中于中心城区,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北京市需高效利用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实现中心城区存量土地资源的优化提升。因而,北京市老年人口养老质量与资源布局之间的矛盾有愈加突出的趋势。经过相关政策解析及统计数据分析后认为,北京市未来应从规划、供给、需求、运作等方面,通过实施“空间置换”及“地理集聚”,推动城市养老资源向环京地区布局。这样既能降低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健全服务种类,提升居住体验,吸引更多的京籍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又能促进首都低效土地资源的再开发,提高城市建设用地产出率。

[关键词]机构养老;环京布局;供需结构;土地资源利用

 

【文化历史研究】

新浪潮电影的本土化实践

——以严浩《似水流年》为例………………………………………………………田  (55) 

[摘要]作为新浪潮电影在本土美学实践的代表作,严浩的《似水流年》借助西方现代电影语言进行了电影内涵、意义表达的艺术实验,开拓出了一片不同于香港主流商业电影的影像空间。《似水流年》具有多重美学意蕴,反映了城乡切换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变,也意味着因时间与空间中的移动,人的精神结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发生了改变,而这恰恰说明,个体或群体的主体性在城乡切换的多元建构中至关重要。该片展现了港人由于所处历史时空与母体文化存在的割裂性,同时也反映了其对中华母体精神的依存性,因此电影不仅具有中华母体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也具有现实意义与审美价值。

[关键词]香港新浪潮;《似水流年》;城乡切换;景观叙事;女性主体建构

 

从明清家训家规看儒家伦理的日常生活指向……………………………钱国旗    (64) 

[摘要]明清时期的家训家规通过“孝”的规约化和强制性,以及积极的家族主义、务实的治生之道、贵生养生与明哲保身、约束与禁戒、善恶与因果报应等内容,把精英化的道德理想转化为大众化的实践伦理,从而在家族层面建构了适应世俗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通过家族的繁衍生息实现文化的薪火相传。明清家训家规所反映的儒学世俗化、生活化转向,是对精英儒学的调整与纠偏,是把精英化的道德理想转化为大众化的实践伦理的一种有益调适,由此推动了儒家伦理从官样教义进入民间生活,实现了儒家“化民成俗”的教化功能。

[关键词]家训家规;儒家伦理;日常生活;明清时期

 

【法律社会研究】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之界定……………………………………………杨雅妮(74)

[摘要]明确的案件范围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正确实施的关键和前提。但从实践中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与独立的民事公益诉讼“同质化”现象明显,并未体现出该类诉讼的特殊性。要合理界定该类诉讼的案件范围,应坚持“刑主民辅”的基本理念,充分考虑“附带诉讼”的必要性、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目的与价值等多重影响因素,从“两诉”被告人的关系、损害事实、诉讼管辖以及起诉时间等方面入手,将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范围大于刑事诉讼被告范围的案件、公益损害事实超出犯罪事实的案件、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实行专门管辖的案件以及在一审开庭后起诉的案件等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之外。

[关键词]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刑主民辅”;形式附带性;案件范围

 

我国零工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武辉芳 谷永超(85) 

[摘要]零工经济的用工形式具有任务化的特征,任务化用工弱化了用工关系的持续性和从属性,使认定零工劳动者与平台企业之间是否成立劳动关系成为难题。究其根源,关键在于劳动法现行保护模式的僵化,即劳动关系全有或全无的二元认定模式。反思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的实践,并受域外劳动者保护的三元模式和采用多项因素认定劳动关系的启示,我国应当改变固有的劳动关系认定进路,灵活解释“从属性”的含义,适度从宽认定劳动关系,将缺少人格从属性但具有经济从属性的零工劳动者视为中间类型劳动者;同时,可以考虑制定中间类型劳动者的推定排除规则,将不具有实质就业目的的零工劳动者排除在劳动法保护范围之外。

[关键词]零工经济;任务化;劳动关系;劳务关系

 

制度适应对进城务工青年社会融入的影响机制……………………………………梁土坤(92)

[摘要]使用2020年长三角地区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制度适应对进城务工青年社会融入的具体作用路径。结果发现: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仅对进城务工青年社会融入具有直接显著影响,而居住证对进城务工青年社会融入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凸显了制度适应影响的类型异质性。制度适应对进城务工青年城市偏爱、习俗获得、心理认同等不同维度社会融入的影响效应存在着差异,凸显了制度适应影响的维度层次性。而且,制度适应对进城务工青年社会融入的影响效应沿着85后、90后、95后、00后的世代结构演变而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凸显了制度适应影响的世代递增性。认为应需要根据制度适应的具体机制,采取相关措施以有效促进进城务工青年社会融入。

[关键词]进城务工青年;社会融入;制度适应;居住证;世代结构

 

重点大学教育机会获得的性别差异……………………………………叶锦涛  汪立坤(106) 

[摘要]基于“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pscus)”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重点大学的教育机会获得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学生处于弱势地位;但趋势分析发现,重点大学的教育机会获得的性别差异正在逐年缩小。进一步分析发现,家庭背景对重点大学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村镇地区和弱势阶层内部重点大学的教育机会获得性别差异更大,而城镇地区和优势阶层则更小。结合家庭背景和时代发展,高质量高等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在较好的社会经济和政策环境下将会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研究发现的现实启示和政策含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获得;性别差异;重点大学;家庭背景

 

【新闻传播研究】

论环境智能的传播模式及其对公民身份的影响…………………………朱政德 胡  (116)

[摘要]作为信息传播技术的一种新兴总体范式,环境智能的重大创举是把日常生活再造为“实世环境智能系统”传播模式,借此影响由公民包容、公民教育、公民参与这三类实践组成的公民身份,衍生基于环辅型生活方式的公民包容、泛在学习环境中的空间公民教育、环治术助推的公民参与。理想状态下,该变革可使民事行为能力受限者免遭社会排斥,用地理媒介提升全民素养,让公民能自由且不失科学引导地求索发展目标。但日常生活的高度技术化或将制造并驱逐大量边缘人,催生数字商民和实世环境茧房内的“快乐公民”,令公民参与充满盲情、偏见动员和“被同意”。上述风险在布局新基建的中国兼具可能性与特殊性,应警惕技术解决主义,以保卫公民身份之健全。

[关键词]环境智能;日常生活;传播模式;公民身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