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来w66-w66利来
利来w66-w66利来 > 本院刊物 > 北京社会科学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利来w66

【马克思主义研究】

唯物史观视阈下的文明图景及其实践逻辑……………………………………………李爱龙(4)

[摘要]立足于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类文明与人的解放统一起来,不仅对人类文明的历史内涵进行了辩证剖析,而且对人类社会的文明理想展开了哲学憧憬。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将资产阶级文明的本质“诊断”为资本文明,它不仅带来了原子式个人之间的过度竞争,造成了物质文明的无限扩张及对其他文明类型的消解,而且在本质上预示着资产阶级文明自我否定式的历史命运。与资产阶级文明立足于市民社会不同,共产主义文明立足于“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不仅以人类文明的共生逻辑超越资本文明的霸权逻辑,而且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文明发展的根本任务,从而实现了人类文明的实践自觉。

[关键词]唯物史观;文明图景;实践逻辑;文明过度;文明共生

舆论与史实视野下《盛京时报》中的中共抗日……………………………古宇飞  冯留建(13)

[摘要]报纸是记录近现代以来社会变迁与历史发展的重要记忆载体。如贯穿日本侵华全过程的日办中文报纸《盛京时报》,时刻关注报道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动态。特别是在“九一八”事变后,自中国共产党提出鲜明反日主张之始,该报便予以着重关注,报道了中共抗日宣传活动及其领导的军事斗争等。理性审视《盛京时报》相关报道,其关于中共抗战活动虽以舆论报道形式呈现,却在一定程度上记述了中共抗日活动的史实。从史实的角度出发,研究该报中共抗日活动报道,不仅有益于全面系统研究中共抗战史,亦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当前国内国际的舆论形势,开展舆论工作。

[关键词]《盛京时报》;中国共产党;抗日活动;舆论;史实

【首都发展研究】

从《顾文彬日记》看晚清琉璃厂书画文玩交易………………………………………阚红柳(22)

[摘要]自清中期以来,北京琉璃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书籍市场和书画文玩集散中心。苏州学者顾文彬于同治九年进京候缺,寓京期间撰写的日记和书札是还原晚清琉璃厂书画文玩交易活动的重要史料。顾文彬一面大量购入京城藏货送归苏州以丰富收藏,一面售出部分藏品以维持在京生计,以一人兼通南北,促进了南北书画文玩的交易和流通;他与琉璃厂店铺的掌柜、在京同乡以及鉴藏界的同好等广泛交游,亲身参与了京城的艺术品鉴和文化交流活动;他整合南北藏品,化零为整、变散为聚,以一力兼顾家国。顾文彬其人其行以个案形式反映了晚清琉璃厂和私人藏家在南北文化交流以及文化传承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晚清;琉璃厂;文化交流;顾文彬

 

清代北京“二闸”考记………………………………………………………郭军连  刘小萌(31)

 [摘要]“二闸”也称庆丰闸,本是建于元代漕运运河上的一项水利设施,即调节运河河段水位的闸坝。随着漕运的兴起,至清代中期,庆丰闸一带成为都人的消闲胜地,一派繁荣景象,“逛二闸”或“二闸泛舟”已然成为一种消闲风尚。许多文人雅士,尤其是一些上层的风雅旗人,也常在此流连驻足,留下不少诗文佳作,其中以宗室敦敏、敦诚兄弟的作品最具代表性。以历史文化学的视角,通过对相关满、汉文资料的分析和梳理可以看出,二闸一带的兴起和繁荣,对古城北京的城市变迁及人文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进一步揭示出清中期这一地带的繁荣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地域因素。

[关键词]闸坝;二闸;消闲胜地;人文

 

【文学历史研究】

西南地区宣讲小说及其劝善唱叙的文体、知识及信仰………………………………杨宗红(42) 

[摘要]晚清民国西南地区存在着大量以说为主、说唱结合的宣讲小说。这类小说具有强烈的“宣讲”意识,小说集与故事的命名、序文中大量的“宣讲”条规、文本之前的圣谕及神谕罗列、围绕圣谕的宣讲内容、大量劝善诗文的融入、说唱结合的表达方式、以案为证的讲述模式等,都导致它与其他通俗说唱小说文体的不同。这种独特的文体建构起迥然有别于其他传统小说的知识系统,涉及圣谕、宗教、伦理、故事等。宣讲者通过劝善诗文与故事,巧妙地融社会关系知识体系于其中。小说在传达皇帝及神灵的谕旨、执行国家教化任务的同时,赋予宣讲行为神圣性,甚至上升为一种信仰,促使宣讲者虔诚地“讲唱”、民众虔诚地“听闻”与传播,从而达到劝善之目的。

[关键词]宣讲小说;劝善诗文;知识;信仰

 

论茅盾小说中的绅界变迁…………………………………………………………… 袁红涛(53)

[摘要]在《动摇》《霜叶红似二月花》《子夜》等诸多小说中,茅盾不仅塑造了一个士绅人物形象系列,而且叙写了这一阶层自清末以来分化、蜕变的历程。在社会史视野中,进入地方社会空间,辨识茅盾小说中的“士绅”人物形象及其在近代以来的命运变迁轨迹,可以更充分地揭示相关作品的社会历史内涵,进而打开茅盾小说世界中尚未被充分认知的一面。作家对乡绅阶层人物的系统叙写,基于其对地方社会空间的深入体验和记忆,在这一阶层的分化、蜕变背后,更可见近代以来国家与地方、城市与乡村关系调整、转型之迹。茅盾书写宏大社会历史的笔力早已为文学史所承认,其间更蕴含着从中国近现代转型视野进行新的阐释的开阔空间,其具体内涵还需研究者继续发掘。

[关键词]茅盾小说;士绅阶层;地方社会空间;知识分子

 

王言所见唐与民族政权的“父子”“兄弟”关系……………………………………景凯东(63)

[摘要]唐朝为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曾以皇帝个人名义与数个周边民族政权的首领建立“父子”“兄弟”等虚拟亲属关系,以此来界定两国的关系,通过与其他政权的君主共叙亲情来维持彼此间的和平局面。这种虚拟亲属关系的建立有中原历史传统和周边地区惯例两方面的依据。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均应用于唐朝与强邻之间。其中,父子关系代表双方高下有别,但相较君臣关系更为软性和灵活;兄弟关系则表示双方地位平等。这种虚拟亲属关系通过王言来建立、维持和调整,是唐朝对外政策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唐朝册封体系的重要补充。虚拟亲属关系的建立使得唐朝能够以更灵活的方式处理与周边强邻间的关系,在多变的战略环境中争取到更大的自主权。

[关键词]王言;亲属关系;突厥;回纥;突骑施

 

明代献俘礼考论……………………………………………………………马    何孝荣(74)

[摘要]献俘礼是指古代军队凯旋后将所俘敌酋或首级进献庙、社及皇帝的一种军事礼仪。明初武功赫赫,太祖戎马倥偬之际,不忘文治,诏定军礼,构建献俘礼制。永乐、宣德、正统间诸帝率遵用之并不断发展完善,弘治时修《会典》,献俘礼制始载入典册。正德、嘉靖时期,国家军事衰颓,边疆危机重重,皇帝荒嬉、怠政,献俘礼间或举之,粉饰武功,斯典发生演变,也走向衰落。万历初,军事重振,“三大征”皆以胜利告终,献俘礼屡屡举行,一时极盛,但战争也消耗了国力,动摇了明朝的统治根基,可谓暮日下之最后荣光。献俘礼作为一种军礼,具有扬军威、震边鄙的现实作用,既体现了中华传统礼制军礼的丰富内容,又表现了王朝国家的统治文化。

[关键词]明代;献俘礼;军礼;王朝统治文化

 

【哲学教育研究】

数字时代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困境与人的存在危机…………………………………李泓江(85)

[摘要]数字技术在给人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将人带入了新的生存危机。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为理解数字技术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揭示交往数字化给人带来的生存困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哈贝马斯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以工具理性为内在逻辑的系统侵入乃至殖民了生活世界。数字技术的变革,改变了人的交往关系和交往方式,也改变了系统与生活之间的殖民关系,生活世界一方面实现了自我殖民,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对系统的反向殖民。在交往数字化的时代里,人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存在危机,数字技术加速了隐私的消失,人变成了无处藏身的人;人的存在为数所定义,人的异化程度愈发加剧;交往日益形式化,人的交往行为日益沦为一种交往无意识。

[关键词]哈贝马斯;数字交往;生活世界;殖民化

 

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科在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变迁………………………………张小丽(96)

[摘要]考究教育学科在各时期图书分类体系中的变迁,可以从类别知识的角度折射教育学科的中国问题。西学东渐之际,以《西学书目表》为代表的书目将新学分为“学”“政”两部。“教育”一词流行后,取代了“学制”“学校”成为图书分类法中“政”的一个类目。随着新式图书馆的建立,作为西学的教育学科通过图书分类在调整期的中国知识系统中扎根。20世纪20年代,“杜威十进分类法”中的“370教育”类目成为中国教育学科图书分类的主要依据。然以此为摹本的教育学科的图书分类细目与中国传统格格不入。这种图书分类法塑造了教育学科知识偏向制度、实践的西学形象;分类法中 “教育”与“教育学”概念混用则反映了教育学科性质未定、内容庞杂的现实。

[关键词]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教育学科;图书分类法;杜威十进分类法

 

【经济社会研究】

方言能力与流动人口婚姻匹配……………………………………………张卫国    (107)

[摘要]语言能力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流动人口与本地人通婚是他们得到社会接纳进而实现社会融合的重要体现。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考察流入地方言能力对流动人口婚姻匹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流动人口婚姻市场存在着一定的语言偏好,流动人口和本地人通婚与其流入地方言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流入地方言的婚配效应在农村地区、南方方言地区更加明显,同时该效应还随性别而变化,其对女性的影响要略高于男性。在理解和剖析流动人口婚配及社会融合途径的过程中,应提高对语言经济社会价值的认识。

[关键词]方言能力;婚姻匹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脱贫攻坚中第一书记制度的实践困境及改进……………………………冯嘉馨  程美东(118)

[摘要]以陕西关中地区bh村为案例,考察了驻村扶贫期间第一书记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冲突对扶贫效果的削弱问题。描述了这一实践困境,分析了双方各自的行动策略与行为逻辑,即第一书记在政策执行中“灵活变通”与“利益牵制”,贫困户消极应对,钻政策空子,从中渔利。针对这一困境进行了机制阐释,如博弈双方权力不均衡、“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压力、扶贫执行中的“精英俘获”现象,以及当地自生的“乡土情理”等。第一书记和贫困户之间冲突的消弭和良好关系的建立,有赖于顶层革新考评方式、规范基层自治行为、提高政策针对性和优化治理主体的自主行动空间。

[关键词]利益冲突;实践困境;第一书记;脱贫攻坚

 

网站地图